高温高压,消毒灭菌轻松拿捏!2023/11/11

使用高压釜是实验室常用的物理消毒灭菌方式,利用一定时间的蒸汽和高压条件来实现灭菌。与干燥空气相比,蒸汽的导热效率更高,121 ℃高温下,15分钟内即可对容器进行消毒。

 

大多数实验室玻璃瓶都适用高温高压消毒灭菌法。但也需要注意不同玻璃瓶类型的差异,及高压蒸养周期内的最佳实践方法。

 

本文,我们解答了部分常见的问题,希望能帮助您安全地对实验室玻璃瓶进行高温高压消毒灭菌。

 

1.所有类型的实验室玻璃瓶都能安全地高温高压消毒灭菌吗?

 

在进行高温高压消毒灭菌之前,要考虑不同玻璃和容器的适用性。高硼硅玻璃瓶具备优异的抗热震性,可以安全地高温高压消毒灭菌。而由钠钙玻璃或含铅玻璃制成的瓶子在高温下则有破裂风险。

 

带有塑料涂层的实验室瓶也可以安全地进行高压灭菌,然而,涂层材料会被蒸汽水解,能高温高压消毒灭菌的次数有限。

 

因为高温高压下,液体会膨胀且可能产生泡沫,玻璃器皿需留出一定空间,防止溢出。一般装到额定容量的75%即可。不过,安全容量也取决于液体的性质,如果是水或含水缓释液可以装到额定容量。而琼脂基培养基只能装到额定容量的50%。

 

2.实验室的瓶子应该如何装入高压釜?

 

首先,在操作高压釜时,尤其是对玻璃器皿消毒灭菌时,建议穿戴个人防护装备,包括全面的眼部/面部保护、闭趾鞋和耐热手套。

 

避免将高压釜装得过满,确保蒸汽能流动,实现有效消毒灭菌。除此之外,建议在将瓶子放入高压釜之前先清洗干净,防止污染物被烘烤到玻璃瓶壁上。

 

对于较大、较重的瓶子,如20升容量的瓶子,应该在里面放少量蒸馏水,以帮助在高压釜中产生蒸汽。

 

3.带螺旋盖的玻璃瓶应该如何进行蒸汽消毒灭菌?

 

对瓶子进行高温高压消毒灭菌时,螺旋盖必须松动,最多转动一圈。在封闭容器中,热胀冷缩会导致较大的气压差(超过4倍标准大气压),甚至导致爆炸故障。此外,在冷却阶段,没有完全拧松的盖子可能会在瓶子中产生真空。如果瓶子内的空气没有充分流通,里面的液体在再冷却阶段无法沸腾,因此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过热状态。切勿密封或移动装有过热液体的容器。如果盖子松动(转动1/2圈),则高压釜内的蒸汽和瓶子内部没有压力差。

 

如果蒸汽高压釜具备压力补偿器,则可以对带密封盖的瓶子安全地高压灭菌。

 

在传统的高压釜(无压力补偿)中,透气膜盖是一种更安全、更方便的选择。通过0.2微米PTFE膜进行二次压力均衡,保持密封的同时,可降低高温高压消毒灭菌完成后的污染风险。透气膜盖不应与容量大于3500毫升的瓶子一起使用。

 

对于GMP规范下的制药、医疗应用,或处理5升容量以上的瓶子时,使用配有无菌排气过滤器的单孔瓶盖比透气膜盖更合适。例如,单孔GL 45口径的不锈钢瓶盖可与经认证的制药级无菌空气0.2微米的盘式过滤器或囊式过滤器一起使用。该方式更适合2升容量以上的较大瓶子。

 

4. 在高压灭菌之前,我应该用铝箔盖住瓶口吗?

 

这是许多研究实验室的常见做法,但这会影响高温高压消毒灭菌的效果。铝箔不应密封住瓶口,需留出蒸汽流动的空隙。消毒完成后,铝箔并不能保护器皿免受污染。

 

5.高温高压消毒灭菌循环应持续多久?

 

根据应用情况,建议在+121、126或+134°C下进行蒸汽灭菌。作为参考,英国标准BS EN 285:1997 8.3.1规定:“消毒灭菌温度分别为121°C、126°C和134°C时,持续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、10分钟和3分钟。”

 

可以使用生物或化学指示剂来确认高压釜是否正常运转。如果任一指示信号出现问题,则必须对高压釜进行检查。即使问题解决后,也需重新对装载物进行高压灭菌以确保无菌性。

 

也可以使用高压灭菌胶带。一旦达到临界温度,胶带上的标记就会变得可见。然而,与其他方法不同,高压灭菌胶带不能确认灭菌与否,只可以识别物品是否已被高温处理。

 

最后,在打开高压釜时,确保本人站到一旁,脸和身体远离门和蒸汽。如果可能的话,建议打开门等待十分钟,让物品冷却。在移动物品之前,务必让经过高温高压消毒灭菌的材料冷却到室温。

 

6.实验室瓶子多久可以进行一次高温高压消毒灭菌?

 

这取决于瓶子的类型,钠钙玻璃瓶和塑料涂层瓶可承受的高温高压消毒灭菌频次,少于不加涂层的高硼硅3.3玻璃瓶

 

尽管高硼硅3.3玻璃具有优异的抗热震性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瓶身也可能会被损坏,不再适合高温高压消毒灭菌。这是因为高硼硅玻璃的抗拉强度取决于其表面状况,如果玻璃被划伤,即便轻微到用显微镜才能看清,其强度也会大大降低。因此,只有表面无划痕的瓶子可以安全地反复进行高压灭菌循环。

 

然而,我们无法预测长时间使用的器皿何时会损坏。因此,DWK生命科学建议定期更换实验器皿,并在使用前对每件物品进行彻底的目视检查。如果发现任何划痕、碎屑或其他破损的迹象,应立即停止使用并丢弃。

了解更多learn more